(转自北疆新闻网)
钟灵毓秀·文静
一直不知道该怎样动笔去描写杨海源老师的艺术人生,惭愧于自己对音乐的涉猎不够深,无法与一位声乐教育家实现一种坦诚而碰撞式的对话。早在1994年春天,我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声乐系杨老师琴房,目睹领略了杨老师教学的风采,挤满求学者和艳羡目光的小小琴房里,杨老师示范演唱《小二黑结婚》女声唱段,他风度翩翩、情境投入的表演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引领我三十年追求热爱艺术的一面旗帜。虽然与杨先生接触寥寥,然而用文字描述杨海源先生的艺术情怀、艺术造诣,是我27年里萦绕心头的一个夙愿,并因此感到荣幸。前些日子,时隔27年,我与杨老师再次相见。还是那一米阳光的距离,先生虽不似当年“兰叶葳蕤”,却已是那位林栖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潇洒与淡然。
说起杨海源先生,在内蒙古声乐界无人不晓。杨海源,是一位蒙古族。出生于内蒙古西部一个民风淳朴的小旗县——伊金霍洛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广袤草原赋予杨海源先生豁达、温厚、重情义的品离家质,家乡的无垠沙漠更塑造了杨海源先生隐忍、执着、默默付出的性格。对家乡的眷恋,常常围绕着对母亲的牵挂与怀念。15岁懵懂少年时离开家乡,踏上了求学从艺之路,在内蒙古艺校的学习,完全是在一种无忧无虑的状态下开启的艺术之蒙。三年后进入内蒙古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到了文艺团体,才深味艺术之路的艰辛。由此,毅然放弃舒适的工作,苦学苦练专业又三年,1979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张松益先生系统学习歌唱艺术,在专业歌唱艺术与声乐学习道路上迈出坚实的脚步,并走上一条更加宽广、高远的艺术之路。四年之后,本科毕业的杨海源先生怀着赤子之心回到家乡,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担任声乐教师,这一干就是20年。2002年,作为引进人才,杨海源先生被调入天津师范大学。
2018年6月,当我坐在“不忘初心 桃李同唱新时代——杨海源教授从艺45周年暨从教35周年师生音乐会”的观众席里,四处张望,是一张张久违而又熟悉的面孔。杨海源先生35年里教过的200余名学生都以虔诚的目光仰望着舞台深处。大伙儿从全国各地专程赶来参加,可见仰望之诚。一曲终了,掌声四起,台上台下热泪盈眶,整个音乐厅从舞台到观众席歌声连成一片……这是一个教师的成功与幸福,这更是在场每一个人对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的献礼与致敬。
抚今追昔,当我翻开杨老师的履历,一幕幕往事映入眼帘。杨老师曾先后在内蒙古艺术学校、内蒙古歌舞团、天津音乐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工作学习,现为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艺48年,执教38年以来教授出300余名声乐本科生、研究生。他的学生遍布全国,既有诸如国家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中国歌舞剧院、国家大剧院、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等国内顶尖专业艺术团体;也有部分学生海外留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以及在国外院团从事歌剧演员职业,分布于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不仅如此,杨先生的学生在数届“青歌赛”“孔雀杯”“五个一工程奖”“萨日纳奖”以致国际重要声乐赛事囊括奖项,有的学生更是寻着先生的步伐不断进取,很多学子已经成为国内高校音乐学院的院长、副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评审专家,等等,言其教学成果“桃李满天下”实不为过。
先生执教三十余年的心血没有白费,“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先生似江水“源源”不断滋养着他的弟子,先生像月光一样照亮了学生们的艺术之路。正如先生喃喃细语:“我没什么成就,就是多带了几个学生而已,什么类型的声乐学生都代过。用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尽量找到学生的个性,运用西洋的、民族的科学发声方法,教授孩子们,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声音。”
再看杨老师个人学术成果,更可谓硕果累累,不胜枚举。先生多年来沉淀于岁月里,在艺术的天空里遨游、徜徉,思如泉涌,笔耕不辍。 杨老师与教学工作并行做了多年科研积累,按照学术视角与研究方向分别在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声乐理论与声乐教学三个方向发表了不少有分量、影响大的论文,受到业内同仁的赞赏。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科学版)、内蒙古社会科学、天津音乐学院学报、艺术评论、中国蒙古学国际交流学术期刊、中国音乐学、沈阳音乐学院学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民族教育研究等重要期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近四十篇,其中,几篇学术价值较高、见地独到的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丛刊《音乐舞蹈研究》采用。与此同时,他主编了《声乐艺术》( 吉林大学出版社)、《声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高校教材;参与了教育部课题蒙古族专业声乐教学研究及曲目教材建设 《蒙古族风格声乐作品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等声乐教育工程。
2021年6月,我几乎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赶去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聆听杨海源先生的讲座,或者很多人会以为我是夸大其词和神经质的,但即便这样,听杨老师讲座都是令人惊艳不已,出乎意料的收获,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先生从哲学思考到文学影响,从哥特式建筑到意大利歌剧风格,从古典名著阅读到古诗词歌曲演绎,从《茶花女》到《黄河怨》,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到蒙古族民歌,举一反三,信手拈来,以哲思落足声乐审美,以文学积淀音乐修养,以古典西洋互补论及当今声乐发展的走向判断,洋洋洒洒,谈古论今,思维敏捷而清晰,神态谦逊而诚恳,谈吐风趣而随和,尽显大家风范、长者姿态,又不失优雅厚重风度。正如先生讲座的结尾语:“艺术的形态与工艺是感性的,而关于艺术的释义与思考却是理性的。我用理性的方式言说感性,又用感性的语气追问理性。游走于形而下的教学实践、形而上的艺术哲思与形乎上下的学术写作,此中况味,自在、怡然;有道,无意……”听君一席话,有醍醐灌顶之感,一时间仿佛领略声乐之“海”,回归艺术本“源”。眼前的杨海源,让在座的同仁们情不自禁地报以真诚的掌声和目光。声乐教育家的风采倾倒了每一名悉心聆听的艺术追求者。
来源:北疆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