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天津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课题《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发展研究》(2025)研讨会暨数字电影《捣蛋鬼》观影交流会
2025-09-15 08:51  

9月12日,中国文联理论研究课题《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发展研究》(2025)研讨会暨数字电影《捣蛋鬼》观影交流会在天津师范大学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暨天津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年会(2025)的分论坛之一,本场论坛由天津师范大学主办,天津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音乐与影视学院联合承办,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协办,并得到了学术期刊《电影评介》的特别支持

论坛汇聚了学界与业界的权威专家,围绕2025年中国文联理论研究课题《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发展研究》展开深度研讨,并同步开展数字电影《捣蛋鬼》观影交流活动。同时,天津师范大学作为国内儿童电影领域的学术重镇和创作高地,我校师生全程深度参与其中。

在开幕仪式上,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佟德志代表我校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佟校长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天津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创新与体系建构。他希望通过此次平台汇聚智慧,共同探讨中国儿童电影的创作与发展路径,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电影理论体系贡献力量。

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佟德志致辞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对本场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本次会议重点围绕《中国儿童电影蓝皮书》的编纂和《捣蛋鬼》的创作交流展开。同时,天津师范大学在戏剧与影视学科建设中深耕厚植,与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在多项课题与合作中结下深厚渊源。此次再度携手,既是学术与创作的有效对接,也是构建中国儿童电影自主话语体系的重要一步。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致辞

接着,论坛进入到主题演讲环节,诸位专家以“儿童电影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为主题展开发言。

在第一部分主题演讲中,三位专家基于中国文联理论研究课题《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发展研究》(2025)研讨作了专题发言。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爱君作主题演讲


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作主题演讲


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郑虎作主题演讲

杨爱君教授阐述了体系构建的核心脉络与跨界视野,强调需以“向内深耕”夯实理论根基,并以“向外延伸”推动学科交叉创新,最终构建儿童全程参与的创作生态。周星教授指出,该研究需积极呼应“三大体系”建设,通过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化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自主性。郑虎会长阐明该知识体系应服务于覆盖两亿儿童的重大需求,其建构需与以“创作、制作、发行、衍生”为核心的产业链及“传播力”“资本力”支撑紧密结合。


在第二部分主题演讲中,四位专家基于“奇幻想象”与“科幻启蒙”:中国儿童电影类型创新研究论坛进行主题演讲,从多维度为儿童电影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提供了关键方向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范志忠作主题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燕作主题演讲

《电影艺术》编辑起作主题演讲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教授陆长河作主题演讲

范志忠教授指出,奇幻与科幻元素的融合并非割裂,而是共同构成激发儿童好奇心与探索欲的叙事特色,是体系内类型创新的重要方向。张燕教授通过分析韩国儿童电影的流变与特点,强调了产业链整合与本土化创新在应对全球竞争中的必要性,为儿童电影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国际比较视野。刘起编辑则提出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的复调性观点,揭示了叙事中双视角交织互补的必性,丰富了自主知识体系的话语建构。陆长河教授进一步通过中外电影比较与自身实践,指出中国奇幻儿童电影须扎根于集体主义文化基因,呼吁通过工业化IP开发与技术赋能实现文化表达与类型突破。


最后,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对“儿童电影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主题演讲环节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中国儿童电影表现出了“空框结构”的特质,能够灵活融合科幻、玄幻、动画等多种类型元素,并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助力下,儿童电影在想象力呈现、制作效率和系列化开发方面迎来了新机遇,期待儿童电影为中国电影持续发展再添活力。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作总结发言


当日下午,各位专家与我校师生一同观看由陆长河教授执导的《捣蛋鬼》随后,我校开展了电影《捣蛋鬼》观影交流会。在影片中担任主演的王培熙同学也来到现场,与观众亲切互动,分享了他在拍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幕后趣事。

数字电影《捣蛋鬼》男主角王培熙

第一场观影交流会,由杨爱君教授主持,五位发言专家分别是宋智勤、郑虎、王纯、孟凡博、陆长河。与会专家围绕电影《捣蛋鬼》的创作背景、叙事结构与艺术表现进行了深入探讨。多位专家肯定了影片在儿童题材与支教主题结合上的创新尝试,认为该片具备较高的完成度。同时,专家也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强化人物动机逻辑、优化光影与剪辑节奏,在审美表达上更注重时代感与现实主义平衡

第一场观影交流会现场

第二场观影交流会,由张燕教授主持,六位发言专家分别是周星、陈旭光、范志忠、刘起、蒲华睿、杜天笑。本场交流更多从市场、教育与学术角度对《捣蛋鬼》展开剖析影片在“双向成长”叙事、奇幻元素与现实主义的融合等方面获得认可。此外,专家也针对性的为影片提供了指导建议,包括优化结尾的圆满程度强化主题曲与版权开发

第二场观影交流会现场


场论坛汇聚了业界与学界的多方智慧,不仅深化了对中国儿童电影创作现状与理论构建的认识,也为电影《捣蛋鬼》的优化提升提供了宝贵思路。天津师范大学将继续发挥儿童电影研究与创作领域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学术资源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电影自主知识体系持续贡献力量。(文字:贾梦蕊;供图:李文亮 翟瑞波)


关闭窗口

版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