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天津市中小学骨干师资队伍卓越师范工程音乐学科团队研修活动第三课在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开讲。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尹爱青担任主讲人。

尹爱青以“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教学案例分析”为主题,结合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对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教学案例分析进行了深入剖析。展演活动涵盖艺术课程活力课堂、跨学科美育教学课例、数字技术在美育教学的应用、美育课后服务教学实践四大选题,为中小学美育改革提供鲜活实践样本。评审工作严格依据教学案例评分标准,从教师素质、课堂效果、教学设计、视频录制四大维度展开,同时结合各选题特点分类评价。艺术课程活力课堂以“学生活力”为核心,聚焦思、学、问、行教学细节;跨学科课例强调多学科融合解决实际问题,凸显内容整合性;数字技术应用类案例注重技术赋能的必要性与恰当性;课后服务实践则突出兴趣社团特质,严守“不讲新课”原则。

尹教授进行案例分析时提到,多数案例教学设计规范,不仅清晰明确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审美提升的三维目标,更融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先进教学理念,部分案例还创新设计了分层任务,适配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尤其跨学科课例在内容结构化、整体性设计上表现突出,如部分课例以“传统节日美育”为核心主题,将美术手工、语文诗词、历史典故、音乐创作有机串联,形成完整教学闭环,为各地中小学推进美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此次研讨活动不仅让在场的中小学音乐学科骨干教师明晰了艺术跨学科教学的实践路径,更以真实案例为锚点,点燃了大家探索美育创新的热情。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专业支撑,更为中小学美育改革搭建了“专家引领—案例示范—实践落地”的完整链条,让抽象的政策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方案,让先进的育人理念扎根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