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音乐与影视学院承办天津市中小学骨干师资队伍卓越师范工程 音乐学科团队研修班系列活动纪实(十一)
2025-10-20 09:23  

1017日上午,天津市中小学骨干师资队伍卓越师范工程音乐学科团队研修课程第11在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持续推进。本次研修课程特别邀请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教学法讲师、在读博士陈艺文担任主讲人,以“理论+实践”的形式,为中小学音乐学科骨干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音乐教学盛宴。


本次研修围绕两大核心内容逐步铺展,第一部分聚焦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原理与中小学实践案例,陈艺文结合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核心,深入解析了“身体是天然乐器”的教育理念。现场环节中,邀请天津师范大学音乐学师范专业本科生上台参与互动体验,从“眨眼拍掌”“雨声模仿”等基础节奏游戏,到“手的舞蹈”“走停(音乐)”等动态韵律练习,将抽象的节奏、旋律转化为可感知的肢体动作。随后,通过播放广东省第12届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的优秀教学案例,教师们直观感受到体态律动教学法在激发学生音乐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方面的显著效果。


本次研修第二部分围绕创意音乐课堂设计方法与活动体验展开,陈艺文以“从感知到创造性表达”为核心,分享了多元课堂设计思路。她以《在山魔王宫殿中》为例,引导学员就地取材模拟山洞场景,结合音乐段落分配“巡逻者”“寻宝者”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实现音乐故事的具象化表达。随后,在京剧律动练习中,她亲自示范“跨步入场”“翻掌变脸”等体态动作,配合“仓才仓”的节奏口令,通过语言控制速度,让学员直观感受“身体律动与音乐节奏同频”的教学效果。现场还开展了“节奏信号(三连音)”“用手鼓做律动活动”等互动设计,骨干教师们通过亲身体验,深入理解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的课堂模式,掌握了“创造性表达”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本次研修课程作为天津市卓越师范工程音乐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理论解析+案例展示+现场体验”的多元形式,为中小学音乐学科骨干教师提供了可借鉴、可实践的教学新范式,同时也为师范院校音乐人才培养提供了从课堂到讲台的衔接思路。参与研修的教师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的边界,为后续课堂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关闭窗口

版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