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胜利做客天津师范大学开展专题讲座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习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2025-10-22 14:41  

2025年10月17日下午,音乐与影视学院在会议中心中报告厅举办艺术悦览讲堂第55——《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习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专题讲座。主讲人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胜利。李胜利长期致力于美学、艺术学理论及广播电视艺术学、电视剧历史与理论的研究。音乐与影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师、本科生、研究生共同参与,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讲座伊始,李胜利围绕“为何学习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展开探讨,指出当前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清晰的学术志趣与职业规划。他鼓励同学们重新审视学习状态,强调戏文专业学习不仅是技巧的习得,更是思维方式与艺术感知力的系统塑造


讲座中,李胜利结合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语境,深入剖析了AI对各行业尤其是人文学科带来的挑战。他援引国际研究数据指出,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将显著冲击中等技能岗位,而“创造性思维”则成为人类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他进一步指出,人文学科尤其是戏文专业的独特价值,正在于培养难以被技术复制的创造力与情感体悟力

胜利“创意写作能力”为例,阐释了戏文专业学生应着力锤炼的核心素养。他强调,戏文学习不仅要“能说会写”,更应在写作中贯通三种能力:学术论文的逻辑性、虚构叙事的想象力与纪实写作的真实感。他鼓励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现实,从真实体验中汲取创作养分,以真情驱动表达。李胜利围绕“现实”“历史”与“创作”三个维度,系统梳理了戏文学习的路径与方法。他指出,优秀创作源于生活积淀,成于现实关怀,最终升华为艺术呈现。AI虽可模仿文字与结构,却无法替代生活体验与情感共鸣,这也正是戏文专业存在的根本意义。


互动环节师生提问踊跃。针对“AI是否会取代创作者”的疑问,李胜利回应,AI不会淘汰文科生,但将淘汰缺乏创造力的人。他勉励学生在技术浪潮中坚守人文底色,于时代变迁中确立自身的艺术立场整场讲座内容深入浅出、案例生动,既为学生指明了专业学习方向,也引发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对人文学科价值的深层思考。师生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未来的学习与创作路径更加明晰


关闭窗口

版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